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神经内科 > 脑血管病 > 脑供血不足
编号:11849485
频频头晕,警惕脑供血不足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0年1月1日 《家庭用药》 2010年第1期
     老李今年70岁,最近两年常觉得头晕、头重,还有耳鸣、走路不稳、健忘等不适,症状时好时坏,而且随着年龄增长、季节的变换,发作也越来越频繁,到医院就诊,医生说他患了慢性脑供血不足。

    什么是慢性脑供血不足

    慢性脑供血不足是脑血管病的一种。

    临床上将脑血管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。由于急性脑血管病知识的普及,如患者出现偏瘫、肢体麻木、行为及言语异常等明显症状,家人往往能及时发现,及时就诊。慢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导致大脑慢性缺血缺氧,从而引起脑代谢障碍和功能衰退。症状多隐匿,可逐渐发展成慢性脑供血不足、认知功能障碍、血管性痴呆等,往往容易被忽视。

    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。引起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动脉硬化、动脉狭窄、血压过低或过高、糖尿病、血脂紊乱等,此外,吸烟、肥胖也与此病发病有关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,约占全身需氧量的20%,如果出现急性大脑血供不足,就会导致急性脑梗死。而持续、缓慢的大脑供血不足,则可导致头晕、头重、失眠、耳鸣、健忘等一系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。早期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仅有主观不适症状,但查体无神经系统受损的体征,此时治疗是有效的,症状多可逆转,而如长期慢性脑供血不足,可发展为痴呆,甚至出现急性脑梗死,患者往往丧失独立生活能力,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。

    如何应对脑供血不足

    中老年朋友们如果出现头晕、头重、健忘等不适,请及时到医院就诊,听取医生的意见,接受专业的治疗。总的来讲,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治疗包括下面几个方面:

    1.生活上要改变可能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习惯,做到饮食清淡,适当活动,控制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等,戒烟,适当减肥。

    2.服用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。

    3.可选用我国传统的中药治疗,比如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等中成药。天麻,民间称之为“定风草”,具有熄风定惊、镇静安神的功效,主治眩晕眼黑、头晕头痛。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。

    (作者每周四下午有专家门诊), 百拇医药(高伟明)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神经内科 > 脑血管病 > 脑供血不足